15年前在濟南的福利院,有兩個小女孩被人領養到了美國,而且分別定居馬利蘭州和新澤西州,彼此在維珍尼亞州大學的校巴重逢。不過是剛好走上校巴也恰巧坐在旁邊,原來兩個青年人早在地球另一端結緣,只有四歲的孤兒時期,還一起在首張生命團體照留影,居然站在自己身邊仍是她。正如在校車上到底是誰的引力靜悄悄把位置留了給你,聊聊身世談些幾乎辨識度接近零的過去,後來在對方手機裏赫然看到自己。當我在新聞看到這宗事件不無嘖嘖稱奇,有種人與人之間冥冥中的連繫,哪怕千山暮雪,剎那間就如魔幻天堂奇蹟般降臨身邊。

從前主持晚間節目,也曾有聽眾來電告知過一些難以想像的緣份故事。那位女士分享到跟新婚丈夫到巴黎蜜月旅行,在鐵塔下拍照留念,後來離婚了又再遇上她第二任丈夫,彼此不免訴說往昔歲月,包括碰巧都曾到過巴黎鐵塔,方才驚覺多年以前站於兩張幸福笑臉後另一對遠處男女正也溫馨留影,那個他離得多近。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輪迴幾世卻又未能升仙的真人騷,特別是華語創作的新陳代謝比想像中緩慢,基調依然離不開抄襲日韓綜藝,最怕像中學生問答比賽般的紅娘節目。聽說有好些小老闆型號的青年才俊,為自家公司免費推廣,上電視條數點計都贏。

相反在歐美尤其英國電視台創意橋段精緻,例如找伴侶的主角,每次先來看看五份餐單,從對方為自己準備的浪漫晚餐餐單中猜度一二。家訪約會由相貌到烹調、家居儀容、飲食習性到嗜好喜惡在一夜間可以完全改變氣場,果真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在選擇你。結果是牽上紅線的一對被邀到高貴餐廳吃大餐延續情緣,被遺棄的則「食自己」,贈興外賣一盒我空虛我寂寞我凍的雪藏意粉。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應該是一個接近黃昏的午後,幾乎想不起來甚麼地點,肯定天氣還是不錯,大家一起坐在露天餐廳,頭上是破了洞的草綠色大傘,也可能是未有變遷前的雍雅山房,就是許多老牌大明星茶敍熱點。這裏不是巴黎東京紐約,小城少有露天茶座或者咖啡店,能閒在室外確實難得。相約了唱片界朋友,特意介紹我認識這位剛從美國回港的平頭裝男子。揚州炒飯、酸味總是太濃的檸檬雜飲和眼前的平頭裝鄭中基。

第一回印象是相當龐克風,加雙像黑曜石的眉毛,對面這位小阿飛確實有點煞氣。到底他是玩怎個類型音樂?90年代香港樂壇一片歌舞昇平,由量到質仍深耕着本土的獨特性。鄭中基音樂路的起點正是璀璨時代,競爭激烈。不過,誰都沒有忽視這個新鮮人登場,他爸爸是舉足輕重的幕後玩家鄭東漢,也就是鼎鼎大名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的樂隊成員,不難想像衆人對鄭中基的期待。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春雨綿綿之時,人們自會懷念起張國榮。可惜一代天皇巨星,代表小島展翅飛翔的大時代,居然今天連一所如此重要流行文化標記的紀念館也沒有,不無令人失望。那些不只是張國榮個人生平逸事,而是香港流行音樂史的記載。韓國影藝明星到世界「出差」,他們的文化單位極為重視,甚至乎給予各種資源上支持和鼓勵,希望代表自己地方的人能發光發熱。相反,早已是國際都會的小島,早年不過是靠各個藝術家或演藝人自身拼搏的力量打出江山代表香港。所以不客氣說,他們的棒不是一般的棒,求生意志頑強得後無來者。西九龍文化中心也容不下一個小小流行文化紀念館,好好寫下各個藝術界別的人與事,也是一路走來的香港人點點謝意。

張國榮跟電台關係極為密切,尤其那個時代的電台,主要是專業音樂節目。所以要談他的音樂故事,新哥張文新是個不能錯過的電台前輩,難得能「口述歷史」,何其珍貴的回憶。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計明年秋天逐步開幕的「吉卜力樂園」是世界最受矚目主題公園。宮崎駿動畫經典座落愛知縣名古屋市,此刻只公佈了插畫式繽紛藍圖,卻已引人入勝。想像置身《天空之城》巨大城堡,或者來一趟《魔女宅急便》奇幻旅程,還可以約會初戀情人漫步《龍貓》森林。聽說園內有個溫水游泳池,那是永遠不會受到任何氣候打擾的水溫。森林步行道和廣場食品街俱備,有所不同是可能呷口冰綠茶和吃件章魚燒的時候,你會被大棵粟米蘑菇與紅蘿蔔包圍,不是少女也可神隱的樂園,確實讓人期待。起碼就那麼一次幻想自己變成精靈離開地球。

吉卜力樂園說要「給你療傷機會」,多有情意的起點。人家正努力幫忙療傷,重組斷垣殘壁的心靈碎片。宮崎駿動畫似首古老歌謠,陪伴了長大成人的少年,早知晚燈替補不了陽光,藍天不會天天都相見,於是試圖尋找那個傳說中的海角,不顧一切攀上石峯,卑微地最後拍翼,哪怕是早被生活壓力綑綁了的一雙翅膀。宮崎駿創作一路捎來了希望春天的消息。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年我們盡是入世未深的青年,理想得像個大郵輪起航前第一趟出海的水手,只有滿懷盼望的風景卻不懂人情世故的風險,橫衝直撞裏成長,慢慢不容易露出真實表情,甚至會小心翼翼收藏起來,所以有些朋友是漸行漸遠,然而又有些從不會因為任何障礙拉遠了人生距離。

跟太極樂隊一路並肩前行,我們像極了初中同學,見面時仍然會喊起大家「全名」,認識唐奕聰也是從香港樂迷至今津津樂道的《第一屆嘉士伯流行音樂節》,或者應該說打了個照面結了緣,到真正交談應該是某夜尖東Tropical的士高,太極成為職業樂隊的一場演出。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唱經典歌絕不是件容易事,古今中外時有聽見。既是家喻戶曉作品,想必人人琅琅上口,至於如何挑選經典換個時尚?這實在需要花點工夫。歌手個人音質是天生,但風格味道才是亮點,已經不提好些五音不全也有職業唱歌,或者好些投資人有自己如意算盤,賣相好也是商品財路,這本是香港娛樂圈常態,所以歌唱路能跑多遠,未必人人計較。

相反一些專業音樂品牌公司,最近連環發病,突然湧現了許多重唱歌曲,細問之下,原來關乎疫情慘況,為了人人有工開的宗旨,於是在資助協力之下多錄幾首歌好了。想了又想,這跟水平有甚麼關連?本來已選用自家公司出版歌曲,不需要付上高昂版權費,以歌曲成本來說省下不少。咦,居然也錄出這堆立時魂不附體的重唱歌曲,結果端來一席冷飯菜汁。歌手跟音樂之間產生不了感情,像隻誤闖別人家裏的小鹿兩頭亂撞。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台發生動盪,改革派登場,尤其音樂圈內行外行無不熱議至今。城中焦點的曾志偉想必感受到「廚房有幾熱」。志偉這位超級煉金師,將會如何拯救正身處深切治療室的香港樂壇,確實可以令大眾無限想像,推理小說方才翻開第一章已是如此引人入勝。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倫敦資深記者Lesley-Ann Jones繼《英雄:大衞.鮑伊》、《波希米亞狂想曲:佛萊迪.墨裘瑞傳記》之後,推出了《誰殺了約翰藍儂:搖滾神話的愛、欲望與生死》新傳記。這本厚達570多頁的新書重整至今仍撼動世界的音樂天才故事。原來連儂還有許多未曝光訪問和影像,樂見依然有着願意繼續挖礦開鑿的人充當起舵手來一回導航。

對於天才人生幾乎是絕無冷場逐光獵影之旅。假如連儂未死,地球村當下如斯失序紛亂的風景,他會否改變自己口中提早了幾十年狠批的瘋狂世道,那些盛勢凌人當權者的沼澤深處未見底,那些笨蛋猖獗的搖籃世界仍在轉動着音節清晰的旋木,似乎未會受到丁點打擾。看來看去面前並不是個輕易就和平得起來的時代,神鬼難分的混沌中,荒蠻已成常態,對於陽光鮮花的連儂牌鎮靜劑,能否真箇紓緩痛楚。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衞局局長陳女士又出來為防疫「獻計」,呼籲市民拜年時盡量不要進食。拜託,高官群組的訊息我們已受夠了。不是大家長式的提醒,就是「殭化」面容播放愚蠢話。香港人之螞蟻日常,早已乾竭得像寒風吹過也不幸被遺漏了的冬葉,最後還得待着被車輪輾碎。

面向高官群組,當今市民幾乎清一色譏笑,惟有人人苦中作樂,你說又能怎樣?生活最終無力得被迫在浪濤中流徙,四肢朝天,載浮載沉,完全軟弱得撐不開的眼皮,只有裝作若無其事靜靜閉上,然後天上不知道總有一束哪來的光線,難道就這麼輕易蒙主寵召?這組鏡頭是荷李活電影最喜歡用來交代死亡訴說絕望。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歲日本老奶奶獲得健力士世界紀錄「最高齡化妝顧問」。經歷二戰及原子彈爆炸後,偶然碰上位推銷員的機遇下,開始推銷人生,逐家逐戶敲門,有些顧客甚至變成了知己,她最惦記許多午後時光,細味熱點清茶閒話家常。她說哪怕仍有一位顧客,真實情意的推銷生涯想必也會繼續挺下去。走過洗盡鉛華的人間,依舊全心全意並不容易,儘管她早就是個「裝飾容顏」的高手。這場化妝舞會的樂曲還未唱奏到終章,她仍會每天塗着櫻桃色口紅和穿着得體套裝上門去,那扇門後就是希望。「希望」最擅長是拒絕,對抗「拒絕」正是希望。

Bob Dylan年輕時有句話早已洞悉世情,他說不是每個人也能感受到那是一場雨,多數人頂多只是沾濕了頭。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起2003年沙士爆發時,真箇萬眾一心同抗病疫。市民從未計較被擾亂的生活步調,面臨世界上最嚴峻處境,香港人依舊拼搏,在黑夜圍繞的失衡生活相互扶持,求生歷程中更寫下了多少感動人心的回憶故事。有人說看到往昔抗疫留影的黑白照也會黯然垂淚,那些苦日子艱難卻還有無限溫暖的人心。

相比今日另一場瘟疫施襲,香港地在抗疫時代反而製造出幾許經典笑話,高官群組成了街頭巷尾笑點之最。市民認為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冷氣軍師,對不起,當軍師是需要謀略智慧,思考總得要求腦力,看來他們頂多是祠堂門邊的紙紮衙差,但打瞌睡的衙差平均日薪是萬多元。日常睡那裏吃甚麼,管你風餐露宿的愁眉飯。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球村超高分貝的嘲笑聲成了對「飛士卜」、「屈死鴨」和一眾惡霸社交平台餞行的禮物。這場網上「世界盃」,全球網民正踢個不亦樂乎。潮流起伏本是常態,世上又有何永不言變的可能。發達講求契機與運氣,朱克伯格跟那個永遠一副參加葬禮哭喪着臉的多爾西,將網民言論圈禁引起公憤,被世界秒殺之光速簡直盛況空前。看來他們該要向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學習下營業態度,「當一個產業人時刻要思考自身價值和創立品牌的意義」。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所謂「勉強無幸福」,大家愛用多年的通訊軟件要求用戶分享私隱資料,否則會在指定時限之後令你無瑕消失。從來認為互聯網是沒有百分百安全可言,你走過的足迹都被記錄在案。只是用如此粗暴手法加入新制約,沒有丁點禮儀,的確讓地球人厭惡,當然你享用人家免費服務,好歹也要妥協,問題是用家也有選擇權利自由。

私人通訊軟件的一切自家對話可以被閱讀或隨便運用,並不像一般網站要求閣下電郵地址那麼簡單,感覺是沒有門鎖的房間,甚至被人看見正在沐浴的你一般狼狽。那麼對方會是誰?起碼表面上太說不過去。這家公司裏的員工可以閱覽所有被迫分享出來的私人對話,不無即時令用家驚心動魄。又誰確保動用個人資料或通訊內容的人士也受到監管?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到今天,還以為香港人死去活來失掉知覺,居然為了個細路爆發海嘯般的江湖舌戰。那麼,到底香港地有多少人識姜濤?這正是眾人爭論之開場白。如果廣義地講,這應該是年齡層問題,食鹽多過你食米的鬥爭,再次認證搞鬥爭,從來無法估算也對敵不過狂迷的力量,如果真有狂迷。聽說有廟可拜便尾隨排隊,是祈禱會還是魔界行誰管得着。口說撐本地音樂,連幾塊錢下載也從不付費,音樂人只剩下些廉價「讚好」。香港有門面的大型工場總得顧着打造洋娃娃,誰會理你是騷靈和電音。

若然通過「你唔識姜濤咩」來個世代溝通,各抒己見不失是件樂事,既然都在呢喃不休,香港主流樂壇久久沒有更替,冰點市場因為姜濤可以加溫,那麼議論一下又何妨。音樂這回事本來就是主觀,鹹魚白菜各有所愛,世界有各種流派花樣節奏,音樂矚覺更關乎人類腦細胞進化問題或者基因使然。

文章標籤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旺角火車站附近,路人如星辰大海墜落無量的小雨點,節日卻未有唱奏起歡聲笑話,哪怕大小一家,真說不出來這是種怎樣才能形容的表情,看見家庭四口子外出遊逛,怕慘遇瘟神,動輒被罰上萬元的風險下,步行節奏給打亂了,眼神一路處於機警狀態,像極那些肥皂劇裏扮演密探的初哥。節慶時分街頭居然寂寞得一如今年只有四個遊人的聖誕老人村。

忽然懷念起過往本來令人頭痛的吵鬧。就在車站天橋旁邊的拐角處,正當大家沒法子享受難得的午後閒情,一位穿着深沉朱紅色袈裟的年輕尼姑,領着五六個貌似中學生的少女,其中有三兩還繫了林徽音式的小頸巾,淺奶黃調的外套,配搭了條及膝英式格仔條紋的祖母裙。他們是如此專注,細心聆聽着尼姑講述老樹由來故事,尼姑往老樹指點端詳,他們幾個人便會相當一致往某點看望。清風兩袖的尼姑,輕易被涼意呼起的長袍下襬,跟默站的老樹守望着百年繁華一樣飄渺。我在想繼續承傳的小島故事將來該會是何樣風景。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戴安娜王妃之熱翻騰整個社交平台,流行電視劇 《王冠》(The Crown)剛推出第四季度,皇室大門後的傳奇故事如肯辛頓宮裏開着白玫瑰的花園,悼念的人從未休止。關於權力鬥爭,一眾人物透徹描寫,像一本愛不釋手的偵探小說。英女皇在登基之前,好一句菲臘親王的對白,「到底你是我的妻子還是女王?」

第四季正是輪到了查理斯王儲和戴安娜的愛情。戴妃萬紫千紅的人間留影,留在蒼老時代被一再定格於風華正茂的歲月中,甚至有人不斷重溫她在離開巴黎麗思酒店走廊上最後的笑容,人們的懷念不只未有褪色,幾乎像談論着新鮮事情一樣繼續起哄。早在當年嫁給王子之前,我想永遠擺脫不了傳媒的戴妃是最能體會甚麼叫洪水猛獸。今季飾演戴安娜是導演一見鍾情的英國演員Emma Corrin,雖說衣妝髮式和輪廓精細打造,卻似乎略嫌眼神太過鋒利,甚至應該說過份機靈,缺失了隱然神傷的愁意,當然到底真實的王妃是如何面向情敵,又怎樣在權鬥的深宮中求存?被襲的小羚羊也會露出兇險的面容,或者天真的並不是戴安娜而是所有吃花生群組。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食西北風跟吞穀種度日的演藝人士,剩下仍能喘息偷生的還有幾人?年終更沒有甚麼成績表可言,不過幾個電子傳媒仍會行禮如儀搞些根本沒人會理會的頒獎節目。尤其音樂小宇宙,池中無魚蝦自大,當隻有運的蝦仔也可能不錯,起碼對於某些人來說,結算時候拿個塑料製的精品擺設也是安慰,或者贏點禮貌掌聲和客氣鼓勵,在孤燈寒夜裏稍微聽見了丁點回音,雖然極其微弱,也算是失衡世界中的回贈。可誰才是真正實至名歸?

年終時刻,全球最大搜尋器公佈了2020趨勢,榜首二十大全是政治民生和經濟圈的人物事件和災難,名人行列是逝去的籃球巨星高比拜仁,最有趣發現是對「弗洛伊德」的搜尋佔據其中,此刻我無從得知他成了熱搜原因,我反而想起了他的說話:「毫無表情的情緒是永不消失,反之它們被活埋了,到了某天將會以更醜陋的面目浮現。」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地根本就沒有甚麼社交距離可言,然而香港人過活的生態環環相扣,食肆商場以至醫院公園,每天像臭水渠的微生物活着,嚴格來說那不過是依附着地球皮層,與其說「活」又該如何的活。蟻民被板間劏房壓垮掉的人生,死不了又活不成,又該如何書寫自己未來。老人孤獨死,青年前路茫茫,中產族快艇變舢舨,在暴風急流的海岸偷一口氣。提醒市民保持所謂社交距離固然重要,真實是街上市民永被惡言對待,問「你哋做乜企喺度」。當然商埸門外無人僥倖,告票已開着你提早回家。一個保險員拚了命難得相約客戶,客戶帶上妻子,結果全數被罰又可以向誰喊冤?

話劇人遇上更荒誕的處境,說停被停,要知道一場表演成立是多麼煎熬的事,台前幕後工作人員賠上心血虧了錢,欲哭無淚。還有要求表演者戴口罩,這事最近在演藝圈笑翻天,跟議員早前流淚苦訴幫不上忙的情況相映成趣。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互聯網絡一片風火,美國大選、疫情肆虐、各國社會問題、恐怖主義、流離失所的難民、軍事衝突等等,幾乎只有在互聯網可以隨時感受到地球每秒鐘的心跳異變。目下訊息繁雜,世界局勢至私人恩怨,大眾繼續貪婪搜擸,境況如本來就吃完了免費自助餐的大媽,踩過一地嘔吐物也要想盡辦法把剩餘的牛油果蝦多士帶點回家。這種「求知慾」也成了眾人「驚恐症」開始,心怕自己知道的事少了點甚麼,甚至就算知道的事可能有大部份跟自己無關。已經不清楚是哪時候開始的事,人們相遇的開場白並沒有慰問境況,反而變成了「你知唔知呀?」

那麼你又到底知唔知社交平台的用戶正在進行大遷徙?怎也想不到這種本是龍頭的社交媒體,多年來橫行的千年老妖,似乎從未被輕易擊倒一絲髮根。他們擺副支配你人生的姿態實施霸權主義,時至今日卻因為一場總統選舉,社交巨子狼狽得如高速公路上倒瀉了滿處貨物的司機。成功品牌誕生以至海嘯式的受歡迎,甚至已經超越了品牌本身的商業價值,成為社會現象成就了時代文化,時勢造風潮,抑或風潮造時勢,命中的機率好比放送訊息予外星人等待回音別無兩樣。要將大眾老樹盤根的生活習慣改變,談何容易。世界正正在上演一場全球性社交平台飄移行動,誰都在談論着新平台上的新鮮事,平地起雷的諾亞方舟為數不少,人們吹起號角昂然起行,當然不忘一路上詛咒那幫惡霸樣衰的舊業主。聚合不了群眾生不了財,如斯讓群眾決絕道別,叫這幫風光難再的big tech只能藉機學學易經的因果定律。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