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在濟南的福利院,有兩個小女孩被人領養到了美國,而且分別定居馬利蘭州和新澤西州,彼此在維珍尼亞州大學的校巴重逢。不過是剛好走上校巴也恰巧坐在旁邊,原來兩個青年人早在地球另一端結緣,只有四歲的孤兒時期,還一起在首張生命團體照留影,居然站在自己身邊仍是她。正如在校車上到底是誰的引力靜悄悄把位置留了給你,聊聊身世談些幾乎辨識度接近零的過去,後來在對方手機裏赫然看到自己。當我在新聞看到這宗事件不無嘖嘖稱奇,有種人與人之間冥冥中的連繫,哪怕千山暮雪,剎那間就如魔幻天堂奇蹟般降臨身邊。
從前主持晚間節目,也曾有聽眾來電告知過一些難以想像的緣份故事。那位女士分享到跟新婚丈夫到巴黎蜜月旅行,在鐵塔下拍照留念,後來離婚了又再遇上她第二任丈夫,彼此不免訴說往昔歲月,包括碰巧都曾到過巴黎鐵塔,方才驚覺多年以前站於兩張幸福笑臉後另一對遠處男女正也溫馨留影,那個他離得多近。
又有另一聽眾如是說,在新婚日子之初,還在遷新居整理紙皮箱,興之所至,在箱裏撿出了自己幼兒園那張模糊不已的畢業照,展示妻子看看,誰知妻子也有張一模一樣的照片,幾十年前不就已經相遇了嗎?同桌的你突然是如此鮮活。
1975年,有三個11歲越南少年,分別來自南北越和中部,本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卻成血濃於水的兄弟。為逃避戰亂,其中有被母親帶到街邊吃了碗粥便把他推上船,另一個在踢着足球時突然被父親領走,毫無預警下也成了孤兒,飄洋過海要到哪兒?後來短暫停留在香港難民營,再分批送到美國,一別40年。是偶然還是上天注定的久別重逢,在互聯網看到了一張難民營照片,不就是自己跟兩個一起挨餓、相互依存死裏逃生的小夥伴?再度相逢,他們撐住自己高昂聲調,流了很久的眼淚,說了,除了頭髮已白,我們並沒有改變。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是說過:「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撰文:陳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