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到春雨綿綿之時,人們自會懷念起張國榮。可惜一代天皇巨星,代表小島展翅飛翔的大時代,居然今天連一所如此重要流行文化標記的紀念館也沒有,不無令人失望。那些不只是張國榮個人生平逸事,而是香港流行音樂史的記載。韓國影藝明星到世界「出差」,他們的文化單位極為重視,甚至乎給予各種資源上支持和鼓勵,希望代表自己地方的人能發光發熱。相反,早已是國際都會的小島,早年不過是靠各個藝術家或演藝人自身拼搏的力量打出江山代表香港。所以不客氣說,他們的棒不是一般的棒,求生意志頑強得後無來者。西九龍文化中心也容不下一個小小流行文化紀念館,好好寫下各個藝術界別的人與事,也是一路走來的香港人點點謝意。

張國榮跟電台關係極為密切,尤其那個時代的電台,主要是專業音樂節目。所以要談他的音樂故事,新哥張文新是個不能錯過的電台前輩,難得能「口述歷史」,何其珍貴的回憶。

當年《中文歌曲龍虎榜》到《十大中文金曲》,新哥領軍同事們一起開展了香港流行音樂閃亮的時代。他為人率性,巨星們不時私下敲門望解決事業苦難訴個心聲,譚詠麟梅艷芳陳百強羅文或者張國榮,到後來的四大天王。

新哥最近分享到《煙飛煙滅》這部公益電影,難得圓了張國榮導演夢,除自編自導自演外,還邀來了當時得令的一眾紅人明星,新哥笑話換了今日市場,電影陣容必會賣個十億八億。當時完成這件作品,原來新哥說能在那年9月上映,因為是張國榮生日,他希望能決心戒煙實現生日願望,就當作送給自己禮物,生日時候送自己健康身體。

雖說張國榮的流行文化帶來了革命性衝擊,新哥口中舞台外他是個傳統派,對前輩尊重對後輩提攜。在我眼中,如果哥哥是個偵探,以他對藝術要求,必定是個「證據氾濫」的偵探,追求沒有瑕疵的人生。

言猶在耳,每次外地演出,他對我說不容馬虎,我是代表香港

撰文:陳海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麻美 的頭像
    麻美

    笑看風雲變

    麻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