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美國總統大選新聞炒熱得差點連電腦螢幕也被灼傷。高能量娛樂指數淹沒地球,荷李活式的推銷章法得道,劇力逼人,角色鮮明,當下正在群演一幫老男孩騎着哈利摩托競賽,我方才明白到「同敵人鬥長命」的意義。傳媒真箇成了孟買街頭那塊脆皮糕點上的蒼蠅,越高溫越擠擁。新聞熱流令人喘息不過來的時候,紐約Tribeca Film Festival的開幕電影剛好又是關於美國總統故事。這是一部紀錄片,一部講述前總統占美卡特Jimmy Carter的《Rock & Roll President》(搖滾總統)。
英國《衞報》報道紀錄片的新聞,用了這樣的標題:「看音樂人如何將這位總統送入白宮」,我想這是看過各處大致的評論跟紀錄片主題最為貼切的描述。卡特的總統任期只有四年,後來接任正是朗奴列根。但這套紀錄片描述的卻是一個政治人物的心靈筆記。
《搖滾總統》的賣點不只是70年代的卡特,更多是世界眾多的搖滾巨星。從巨星口中告訴你一個種花生的農夫怎樣成為世界之首。今年96歲的卡特是美國最長命的總統,片中親身憶述了許多對音樂發燒的情緣,跟搖滾音樂人交往的趣聞逸事,其中Willie Nelson自傳中提及到曾經在白宮與侍人一起smoke pot的往事,而卡特坦白揭露真相,那不是侍人,吸食大麻的人是自己的兒子。Bob Dylan、Bono、The Allman Brothers Band……的口述歷史多少在拼圖中找回點時代的失落碎片。
音樂可以成為宣言,可以助喊吶威,相信在歷屆總統中最不幸的定是特朗普,早前到俄亥俄州拉票,熱情的支持者大播著名的《Y.M.C.A.》,特朗普興之所致擺動了幾下舞步,毫不意外成為互聯網熱話,可惜居然也遭受主唱者怪責嘲諷。
也許人生只要關聯上其他人,才會活得如此筋疲力盡。然後世上有些人想盡法子叫你別要把他忘記,有些人卻最害怕你總會把他記起。
撰文:陳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