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城市如脫軌電車,暴風散落一地慌張的乘客。由中環的金融才俊到茶果嶺掃街老伯,捧着手心的飯盒上演末路狂奔。擠擁的街頭烏雲蓋頂,這時正值下着巨雨。求生眾相令人無不感觸良多。一口飯留住一口氣,能夠續命才有後面的故事。
當年黃霑曾豪語「食得鹹魚抵得渴」,就是跟名利場想要續命的藝人賜個錦囊。娛樂圈潮起潮落,今天稱霸成王,難保明日下場過雲雨,靈光不再,像發臭的海鮮般無人問津。爭一口氣該要如何地爭,爭一口氣和差一口氣也好,未必是藝人能承受的重。
我親眼見過不少人敗走離場。那些境況其實又算不算叫失敗,用不了求神拜佛,世事總得親自參透一下才有所領會。正如只愛哼那麼兩句歌跟認真把唱歌成為專業,就是截然不同的事,愛看電影不等如就能成為導演。當然世事無絕對,只是那股夢想被燒焦的味道還是時常嗅到,然而死守流星許願的人海依然相當熱鬧。沒法子解讀自己的長短,只有讓無知拖行三千里路,然後重傷死絕,又或者變成無法被看上眼的迴轉壽司,直至遭到遺棄的難堪。
從前台灣音樂圈的生態確實大不同,在歌手正式出道前,甚至乎先被派往當藝人助理,協助他們到傳媒訪問,編排各項活動,有一類是幕後崗位,認識製作歌曲流程、聯絡以及參與協調工作。這樣也挺好,唱片公司的老闆告訴我,雙方可試試水溫,有些想當藝人的族群,輕視了跟團隊融合問題,亦正好相互彼此了解,得有個觀察期,看看品性如何,強調這是合作,並不是為了「服侍」,到底是否有能力應付演藝這口飯,畢竟名利場誘惑太多,騙子四伏,才華以外,需要的條件複雜。他說太蠢的活不了多久,精靈的紅了不認賬。往往唱片公司規模小的更留不住人。本來當個奶媽,紅了你就是後母。
曾經一位紅人對着自己的經理人說,「如果沒有我,你會有今日?」而這經理人曾經為歌手到處跪求機會。這不過是名利場的小小小風景。
撰文:陳海琪